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English
Hi,欢迎来到昆明世青学校-官网
咨询电话 (+86 871) 6745 1511
学校动态
KWYA学生以影像为乌龙、海晏尽绵薄之力
发布时间:2019-01-25     来源:原创
分享到:

周四下午不到一点,我校的304、305教室均已济济一堂。因为来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人数太多,以致于不得不安排成两间教室。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期待的眼神中又透露着点紧张。家长和老师们则在微笑着等待,心底带着好奇,也许还有质疑……

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校学生开展的社区服务也告一段落。在所有的项目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乌龙村与海晏村项目,因为从七到十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这个项目,且持续了整个学期。他们分别加入了六个主题小组——历史组、建筑组、生活组、宗教组、艺术组、环境组,对即将搬迁的乌龙村、海晏村进行调查、采访和拍摄,以微电影记录的形式为两个即将消逝的村落留下宝贵的影像与资料。这也是该项目第一学期社区服务的目标之一。

学生们自九月份接到任务以来,通常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村中调查、采访和收集资料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不知该怎样和村民沟通交流,对调查的方向、主题茫然不知,采访的时候经常被拒拍或拍不到预想中的素材,因为经验不足、技术不灵导致拍到的素材效果很差等等。幸运的是,问题最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都得以解决。最后的这一个月,进入了收尾阶段,各小组着手开始创作,编选、剪辑视频,配中英文字幕,加画外音,设计海报和电影简介等。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们自己完成。他们用心构思影片的创作,组长带领组员反复设计、讨论。负责剪辑的同学自学专业软件,从画面的处理到声音的配合都要耐心打磨。负责字幕的同学则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录音,因为村民们说的都是方言,得想办法听清楚,写正确……展映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学生们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的留言。

必须为辛苦的剪辑师们点赞!!!

尽管时间紧迫,影片制作尚显仓促,六个小组还是如期准备好了各具特色的7部作品呈现给大家。

生活组的同学走访了海晏村调查了村民们的生活,制作并完成了两部微电影。《海晏》把我们带进了那个位于滇池湖畔的小渔村,通过镜头,让我们了解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食、住、行、工作等。《黄发垂髫》则主要反映海晏村村民的生计问题,并且关注到了村中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现象,思考深入,视角独特。

历史组制作了一部关于乌龙村历史的微电影——《记卧龙》,这部影片按时间顺序,以乌龙村“鱼米之乡”“鱼浦星灯”两大特色串联起了乌龙村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

宗教组带来的作品《涅槃》,以垂恩寺里的合佳法师的讲述为中心,展现了村民和寺庙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组通过对乌龙村建筑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昆明理工大学谭良斌老师的采访,制作了影片《即将消逝的村落》。既为我们展现了古村传统民居的面貌,又引发了如何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艺术组的学生制作的《花灯的传承》采访了乌龙村里热爱花灯艺术的会唱戏的李奶奶、拉二胡的高手唐爷爷,以及云南省花灯艺术剧团的郭团长、青年演员刘昕,他们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云南这一传统戏曲形式在当代传承的困难,使我们思考背后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环境组的《净化》很有大片的气势与味道,它以新闻纪实报道的风格展现了滇池与乌龙村居民生活的关系,而对村落治污的措施和村民看法的采访,则令人深思:怎样做才是对环境最好的保护?

微电影放映结束后,来自云南大学的毕老师谈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毕老师很欣喜地表示我们学生的作品超出了她意料之外,“我没想到他们能完成得这么好!在没有任何专业的指导下,一群十多岁的孩子能做出这样的影片已经相当不错了。”毕老师说。她还跟我们分享道:“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剪辑的时候你会遇到软件的问题,电脑的问题。输出的时候会遇到生成的问题,就像生孩子一样那么难产。你可能会熬N多的夜,可能会有无数次崩溃的时候,甚至到放映电影的时候仍旧还会出现问题。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之艰辛,只有你经历过才知道。但是这个过程是正常的,因为这个‘生产’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一个学习,一个思考和成长的过程,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比你们的成果还重要!”之后,毕老师对每一组学生的作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修改建议。之后,各组负责同学将根据这些建议继续修改和完善他们的作品。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Copyright © 2019 昆明世青国际学校 滇ICP备19010086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分享到